教授,教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师教育、职业教育发展与规划、比较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管理等。系教育部职业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现代学徒制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校长培训专家工作组专家,全国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技能大赛执委会委员,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兼专家委员会委员。发表职业教育研究文章190余篇,获省领导肯定性批示的咨政报告5篇,主编(著)和参编(著)教材和学术著作9部,获省部级科研奖励、教学成果奖10项,获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理论研究奖1项。主持和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
基本信息
姓名:李梦卿
性别:男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通信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路1310号,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教师研究院
邮政编码:300222
教学工作
1.博士生课程职业教育教师教育、职业教育发展与规划
2.硕士生课程职业教育原理、比较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政策与法规
3.本科生课程教育管理学、教育政策与法规
科研项目(部分)
主持教育部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课题研究项目“新时代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及办法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一般项目“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制度的研究”、中央统战部重点项目“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的研究与实践”、2021年中华职业教育社第一届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规划课题重点项目“以黄炎培为代表的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先驱人物思想研究”、湖北省委政研室重大调研课题基金项目“加快构建湖北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问题研究”等省部级课题20余项。
学术成果
(一)著作及教材
出版《教育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主编,长江出版社,2019年版)、《管视与谋思》(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制度研究》(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比较研究》(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中国教育改革40年:高等教育》(参著,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中国教育黄皮书》(参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10年至2021年各版)、《AutoCAD2002基础教程》(副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年版)、《AutoCAD2002应用教程》(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年版)、《AutoCAD2002上机实验指导及实训》(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年版)等。
(二)学术论文
在《高等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中国高教研究》《教育科学》《现代教育管理》《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教育与职业》《职教论坛》《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人民政协报》《光明日报》等期刊报纸上刊发文章190余篇。
代表性文章如下:
1.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的组群逻辑[J].教育科学,2023(1).
2.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逻辑、他国经验及本土化路径选择[J].现代教育管理,2022(4).
3.生态学视域下本科层次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22(17).
4.“双高计划”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实施维度与推进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22(1).
5.固本与开新: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22(18).
6.我国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时代背景、价值追求与实施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
7.“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路径[J].高等教育研究,2020(5).
8.区块链视角下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创新模式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20(17).
9.“双高计划”高职院校建设的时代要求、现实基础与提升路径[J].教育科学,2020(2).
10.“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的制定与实施[J].教育与职业,2020(4).
11.基于MIBE的中职“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体系建构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9(19).
12.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的教育生态学意旨、机理与保障[J].高等教育研究,2019(3).
13.我国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逻辑、特征与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18(2).
14.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基本诉求、价值向度与推进策略[J].职教论坛,2018(6).
15.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要夯实三个着力点[N].中国教育报,2023-7-11(5).
16.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要解决好三个“元问题”[N].中国教育报,2022-8-30(5).
17.职业教育法的重彩与留白[N].中国教育报,2022-5-10(6).
18.“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中国道路[N].中国教育报,2019-10-22(11).
19.职教教育硕士如何变身中职优质师资[N].中国教育报,2018-11-6(9).
20.面向2035设计“双师型”中国样本[N].中国教育报,2018-5-8(9).
人才培养
指导的硕士研究生中,有2名学生的学位论文获省优秀学位论文奖,多名硕士研究生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指导的多名“双师型”博士研究生在职业院校一线从事教学科研工作。